2021年8月11日下午,东莞滨海湾新区机关第三党支部(简称“新区机关第三党支部”)与广东陈梁永钜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在滨海湾新区湾区一号开展支部共建活动。
新区机关第三党支部书记孙小平同志携新区政策法规局、发展和改革局、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经济科技金融局党员同志,与广东陈梁永钜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赵瑾、支部委员陈换弟和陈有维等共计20多名党员同志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参观了新区展示中心、即将启用的智慧城市管理中心,通过图文、影音多种形式,全面了解了新区概况、总体规划、产业发展以及党建成果等情况后,两个支部来到“阳光雨”党群中心,一起回顾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东莞和滨海湾新区建设奋进的历程与成就,在党群中心“叩问初心厅”重温入党誓词。其后,与会人员围绕立足两个支部的专业优势助力新区法治建设开展交流。
两个支部书记代表支部签署了党支部共建合作备忘录。
东莞滨海湾新区位于珠三角城市群东西岸交汇处,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圈的几何中心,毗邻港澳,紧连穗深,与前海、南沙等国家自贸片区紧密连接,由交椅湾、沙角半岛和威远岛三大板块组成,规划总面积达84.1平方公里,是珠江东岸少有的可集中连片开发的战略性区域。新区拥有便利海陆空立体交通网,一小时交通圈内机场、高铁、城际轨道、高速公路、港口码头等交通资源密集,可便捷通达广州、深圳、香港等湾区主要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将东莞滨海湾新区被列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支持东莞与香港合作开发建设东莞滨海湾地区,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新区同时被广东省政府列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十大核心平台之一。在融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过程中,东莞提出了“一廊两核三带多个节点”的建设格局,其中“两核”之一就是东莞滨海湾新区。
围绕东莞市委提出的“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任务和价值追求,新区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色平台、珠三角核心区融合发展战略节点、东莞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滨海生态宜居智慧新城”的战略定位,确立了“一廊两轴三板块”空间格局、“一廊三绿心三水系”生态格局,明确了“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三大产业定位,以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高端电子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在当前和往后较长一个时期,新区都将一个热火朝天的巨大建设工地,各项社会服务配套,需要时间陆续到位。面向新区机关工作者和建设务工人员的法律服务配套尚处于空白状态。
在双方围绕基层党支部建设和新区法治建设展开座谈交流中,如何通过法律服务,把新区建设者服务好,如果透过专业支持,让组织的关怀温暖人心,推动在新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成了参会人员热议的焦点问题。
双方在交流中形成共识,支部共建将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共建工作和新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联合打造具有法律特色的党支部共建品牌。具体将在新区业务工作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服务企业等开展各项合作。
一、按照市委市政府赋予新区的定位和提出的工作要求,新区将在土地整备和空间拓展、基础建设和环境配套、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体制创新和平台谋划等六个方面当标杆、探路子、出经验、交答卷,奋力推动新区在新征程上加快高质量发展。事务所作为新区法律顾问,将继续在政府重大决策、依法行政、合同规范等方面提供法律支持,助力新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新区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双方在党群中心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主题沙龙、现场咨询、政策汇编等形式多样普法活动,解决新区工作人员、周边群众、务工人员“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彰显“政策惠企、服务暖企”,引导“合规强企”。
新区机关第三党支部书记孙小平表示,双方以法治建设作为共建结合点,把平台搭起来,深挖政府、企业、个人对法律服务的需求,逐步深入,日后为新区党员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专业、多样的法律服务,切实做到党建引领发展。
本所党支部书记赵瑾表示,通过支部共建,双方合作得以进一步深化,其后,双方一起在新区法治政府建设、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出谋划策,形成互带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党建新格局。
《结对共建备忘录》签订后,双方将积极通过共建活动和“为民服务法律工作站”这个平台,在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依法治理、公民守法生活等方面,找准结合点、突出特色,充分展示共建活动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
此次共建活动是本所党支部首次与机关单位党组织建立共建关系,是本所党支部践行“以社会责任承担为切入,依托专业特长和职能优势促党建,以党建促生产”党建思路的创新探索。事务所律师将积极发挥专业特长,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助力新区建设成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