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律协第二届律师庭审能力提升研讨会和沙龙成功举办

日期:2023-11-15     阅读:3,547次

20231111日,东莞市律师协会举行第二届律师庭审能力提升研讨会,围绕提升律师庭审能力的主题,邀请了华东政法大学律师学院特聘教授王嵘,中华全国律协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律协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专业委员会主任陈猛,广东省律协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骆世明,东莞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崔常锐,广州市律协职务犯罪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春晓进行专题授课和交流分享。

东莞市律协会长张旭东,监事长林楚泉、监事黄仁东,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刘红军,行政法专业委员会主任曾小伟,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狄敏,以及我市执业律师、实习人员、律师助理等约200人参加讲座。活动由市律协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并由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龙海洋、行政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曾玉如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斐担任活动主持人。

张旭东会长致辞

张旭东会长在致辞中表示,庭审是诉讼律师的主战场,提升庭审技巧和能力是律师必不可少的课程,也是精益求精的要求;市律师协会将努力把“律师庭审能力提升研讨会”打造成具有我会特色的品牌系列活动,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创新培训形式,为广大东莞律师搭建多元化的沟通交流平台,促进法律专业领域间的经验交流、资源融通和行业合作。

王嵘律师作主题分享)

王嵘律师以“律师诉讼实务技能的培养与提高”为主题,分享了诉讼律师的角色定位、听说读写基本素质、三大能力(理解、记忆、表达)训练以及文书表达等内容,强调律师执业技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加以培训和提高。

(陈猛律师作主题分享)

陈猛律师以“行民交叉与行刑交叉案件办理技巧”为主题,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讲解了行民交叉与行刑案件的办案技巧,指出要找准案件的关键交叉点,回归案件背后的实体法问题,进而制定诉讼策略。同时要注意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两者采取的证明标准不同,并根据案件需要,及时申请中止相关案件审理程序,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骆世明律师作主题分享)

骆世明律师以“刑事辩护庭审精细化”为主题,从庭审精细化的背景、精细化如何落实到庭审文书制作当中展开分享,并详细讲解了如何与辩护目标相结合高质量制作发问提纲、质证意见、辩护词等,从而提升刑事案件办理效果。

崔常锐检察官作主题分享

崔常锐检察官以“公诉人视野下的良性庭审控辩对抗——以新形势下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为背景”为主题,从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新趋势、控辩对抗面临的新挑战与机遇、良性庭审控辩对抗的实现路径等方面展开分享,指出庭审前、庭审中、庭审后控辩常见误区并提出相关建议,展望了控辩双方之间形成规范有序、专业敬业、求同存异、协作共赢良好关系的愿景。

(刘春晓律师作主题分享

刘春晓律师以“庭审中的语言表达技巧”为主题,讲述了庭审表现的重要性、一般评价标准、庭审表现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形成原因等,强调了庭审语言说服力是核心,并指出在庭前准备阶段要注重对案件事实的掌握,注意庭上态度和应变,提前预判,及时调整,庭后要及时提交高质量的代理词。

圆桌沙龙环节,邀请了王嵘律师、陈猛律师、骆世明律师、刘春晓律师担任分享嘉宾,围绕“律师庭审中最容易忽视的那些事”“律师如何利用语言表达进行有效的沟通”“当证据劣势时如何扬长避短”“提升律师庭审能力的道与术”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