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9日下午,第五期“莞知行”知识产权品牌活动暨“AI生成与知识产权保护” 分享研讨会在广信君达(东莞)律师事务所举办,深入探讨人工智能(AI)在生成领域的应用及随之而来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机遇与挑战。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及常务理事杨雄文,广东省律师协会数字经济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伟斌,东莞市版权协会秘书长苏宁林担任分享嘉宾。本次活动由市律协信息网络与数字经济法律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法律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我会副会长肖响华,信息网络与数字经济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蔡勋健,知识产权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高剑锋、副主任曹柏荣,以及我市执业律师、实习人员共40余人参加现场活动,参加线上直播学习的律师及企业人员超350人次。研讨会由曹柏荣副主任主持。
(肖响华副会长致辞)
肖响华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知识产权保护带来新的课题,AI生成这类新生事物往往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蕴含着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积极成果。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新生事物,是一个关系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问题。作为法律从业者,律师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应对这些挑战,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杨雄文教授作分享)
杨雄文教授以“AI法律规制进路的思考”为主题,从AI及其保护概念、AI的创造性、AI生成物的保护及学科发展和人类命运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并提出了法律对AI规制的思考。他认为,法律不调整“东西”,只调整利益与行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真正意义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实现从“已知”到“未知”,从“过去”推向“将来”,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保护并不是单项选择题,可以受到多项法定权利的约束。
(李伟斌副主任作分享)
李伟斌副主任作“以ChatGPT为代表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产权问题”主题分享,从ChatGPT训练数据的知识产权侵权、能够构成合理使用的问题等角度,深入探讨ChatGPT生成内容的法律性质、ChatGPT是否具备著作权法上的主体地位、生成内容的权属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产生的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由谁承担等热点问题,为律师办理知识产权案件提供了实用的法律建议。
(苏宁林秘书长作分享)
苏宁林秘书长以“版权登记操作实务介绍”为主题,详细讲解了版权登记系统的操作流程及细节处理,并为与会律师解读了东莞市作品著作权登记资助相关惠民惠企政策,为东莞地区的版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互动交流环节,分享嘉宾围绕AI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法律保护等问题与参会律师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深我市律师对AI生成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与理解。
接下来,市律师协会将继续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聚焦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积极加强与有关单位企业的协同配合,共同推动信数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