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律师,不止于法律服务,更在于传递法治的善意与温暖。南方+东莞法制频道推出栏目《莞律公益 法治温度》,关注东莞律师以专业践行公益,用法治守护万家灯火,让法治的温度直抵人心。
人物名片
卢曾辉
参与项目:2024年度“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
参与时间: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
服务地点:贵州
供职律所:广东法铸河山律师事务所
从东莞到黔西南,从城市到乡野,卢曾辉愈发深刻地明白:律师的价值,不在于打赢多少场官司,而在于传递对公平正义的信仰。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鲜活的人生;每一次人生挫折,亦是成长的馈赠——这是他参与2024年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时写下的感悟。
日前,结束西部锻炼回莞后,卢曾辉为工作注入满满动能,快速回归工作状态。这场为期一年的西部法治之旅,早已刻进他的人生记忆;而他始终揣着“人民律师为人民”的初心,在基层司法的土壤里扎根、生长。那些走村入户的脚印、调解桌上的热茶、乡亲们舒展的眉头,都成了他最珍贵的收获。
扎根基层解纠纷:让法律成为权益“盾牌”
初到贵州,卢曾辉被分配至九峰街道司法所。到岗没几天,他便遇上一桩揪心事:辖区一位老人下地干农活返回时,不慎跌入电线杆基坑,不幸离世。
事发第二天,卢曾辉主持调解。施工方虽承认过错,却与家属在赔偿金额上僵持不下——家属情绪激动,坚持索要较高额度的额外赔偿;施工方则态度强硬,撂下“最多给这么多,不行就去法院”的狠话。眼看双方即将争执,卢曾辉立刻和街道办、派出所同事将双方分开:一边为家属递上热茶,耐心平复其情绪;一边向施工方逐条分析法律责任,厘清权责边界。
最终,在众人努力下,双方达成一致,施工方给予一定额外赔偿,民事纠纷得以妥善解决。“基层法治不仅是化解纠纷,更是宽慰人心。把法律知识用在实处、帮别人解决难题,这份幸福感比任何荣誉都珍贵。”卢曾辉感慨道。
在信访维稳工作中,卢曾辉同样收获颇丰。他严格执行“三到位一处理”信访工作原则,参与接待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2件。其中,针对邓某某工伤赔偿执行案,他通过法律论证发现被执行人存在恶意转移资产的情形,随即依法启动追加被执行人程序,并获法院裁定支持,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邓某某拿到赔偿款连连致谢时,卢曾辉真切感受到:法律从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普通人权益的坚实盾牌。
贴近民生普法治:让法治种子扎根乡野
在九峰街道司法所,没有都市律所里堆积如山的案卷,却有着更接地气的需求——老乡们需要的不是复杂的法律理论,而是能解决柴米油盐难题的“实在办法”。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卢曾辉严格依照《社区矫正法》要求,为重点矫正对象建立“一人一档”。每次入户走访前,他都会提前备好笔记本,细致记录矫正对象的生活近况。36次入户,不只是完成工作指标,更像是走进一个个家庭的生活,用陪伴传递关怀。
8场集中教育学习中,卢曾辉摒弃照本宣科读法条的模式,转而结合当地发生的小事讲解法律知识。看着大家从最初的低头沉默,逐渐转变为主动提问,他知道,法治的种子已在乡野间悄悄发芽。
此外,卢曾辉还参与创新开展“以案释法”系列普法活动:在“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组织“法治集市”“普法课堂”等宣传活动5场,覆盖辖区群众1200余人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500余份;同时走进学校、卫健委、人武部,开展专项讲座3场。22次法律咨询、2件法律援助案件,均取得良好效果。“每一次服务,都让我觉得自己离‘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更近了一步。”卢曾辉坦言。
回望在贵州的一年,卢曾辉满心感激与感动:这里的山青水绿,乡亲们的笑容淳朴,更难忘的是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的时刻。“感谢给青年律师这样的基层历练机会,这既是信任,也是期许。司法公正终将如朝阳喷薄,而吾辈正是托起桅杆的微光。”他说,未来会带着在西部收获的感动与力量,继续在法治路上笃行不怠,以青春微光,和更多同行者一起,筑起照亮万家的法治星河。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