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文版 > 资讯专栏 > 媒体报道

法治护航东莞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东莞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综述

日期:2025-11-03     阅读:70次

  1028日,中央依法治国办正式印发《关于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东莞市成功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获得法治政府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成为东莞营商环境的又一块金字招牌

 荣誉背后,是东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市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进行谋划推进,自觉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努力打造法治政府,切实以高水平法治保障东莞高质量发展。

 这座拥有188万家市场主体、GDP突破万亿元和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以法治为帆、以实干为桨,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劈波斩浪,一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高地正在加速构建。

东莞中心城区.jpg

东莞中心城区

 法治成为服务188万市场主体的定盘星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东莞将这一理念刻入城市发展的基因。面对全省地级市中最多的市场主体,东莞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打造与广深一体化的营商环境行动,用法治的确定性,对冲市场的不确定性,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信心。

 “一件事集成办,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我从湖北坐高铁过来,本以为办退休手续会很复杂,没想到一次就办好了!今年6月,在道滘镇政务服务大厅,刚办完退休业务的史阿姨激动地写下一封表扬信。她口中称赞的,正是东莞落地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缩影——“退休一件事

 以往,群众办理退休需辗转多个部门,至少跑3次、提交17份材料。如今,东莞通过重构流程,将退休审批、养老金申领、医保延缴等业务整合成一件事,实现一个窗口一次办成。截至目前,仅道滘一镇就办理退休一件事”704宗,群众办事跑动次数减为即办即结,环节由3个压缩至1个,材料精简至7份。

 这不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群众获得感的真实提升。目前,东莞已推动15个部门的150项高频许可实现一网通办”“一照通行,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省心、更高效。

办事大厅现场.jpg

办事大厅现场

 “一张图管审批,按下项目落地快进键。位于万江广东和鑫科技中心项目,总投资1亿元,是东莞市的重大产业项目。该项目在土地摘牌之前就提前完成了工程设计方案和人防许可审查,实现了摘牌即动工

 这得益于东莞在重大产业项目审批中创新实施的互联审批、围合供地改革。该改革打破了以往规划调整、用地审批、设计审查等线性串联的审批逻辑,通过一张图提升审批效能、一张表保障资源要素,将审批流程从串联变为并联

 市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此前算过一笔账:如果没有并联审批,一套用地报批流程最少也要4个月。现在,上报征地材料后就能同步办供地,至少能为企业节省一个半月时间。这项改革使项目落地时间平均缩短120天以上,相关经验获国家发改委在全国推广。

比亚迪三度在谢岗镇拿地,成为该镇首个投资额超百亿元项目.jpg

比亚迪三度在谢岗镇拿地,成为该镇首个投资额超百亿元项目

 “企莞家一站式,当好企业服务总管家。过去,企业网上办事如同迷宫探路,需在不同平台间反复切换。如今,东莞打造的全市统一综合服务平台企莞家,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企莞家定位清晰,堪称企业的贴心管家。

 它是企业办事的总入口,将分散在16个部门的涉企事项整合,实现一网办政务;它是企业诉求的总客服,统一受理12345热线、企业直通车等各类诉求,实现一键提诉求,全流程闭环管理;它更是企业服务的总超市,整合招商、金融、人才等资源,让企业一站享政策、一窗找服务。同时,全市4000名服务专员化身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宣传员和践行者,高效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

东莞推行“入企扫码”,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jpg

东莞推行入企扫码,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

 “查一次减打扰,守好审慎监管边界线。为避免重复执法、多头执法对企业的干扰,东莞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今年5月,洪梅镇组织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门,对广东海新智能厨房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开展了首次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

  “我们坚持宽严相济、帮扶为主的原则,对照清单一次性为企业全面体检,现场普法,帮助企业依法依规经营。参与行动的执法人员表示。这种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模式,既减少了对企业的打扰,也避免了监管漏洞。

 东莞深入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整治,审慎实施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性措施,推动2024年全市行政执法机关查扣冻案件比2021年下降70.1%,将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落到了实处。

东莞城管创新“小微执法”模式,打造柔性执法新样本.jpg

东莞城管创新小微执法模式,打造柔性执法新样本

 法治成为驱动镇村小马拉动大车发动机

 东莞是全国四个不设区县的地级市之一,镇村集中了全市70%的常住人口,经济体量最大的长安镇GDP已破千亿、人口超百万,基层小马拉大车的治理难题尤为突出。东莞以法治方式破题,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大动能。

宪法与法治文化灯光秀.jpg

宪法与法治文化灯光秀

  “小切口深立法,破解城市发展新课题。作为工业大市、人口大市,东莞面临着独特的治理挑战。东莞用好地方立法权,推行小切口、大纵深立法,精准回应社会关切。

 针对工业废水治理难题,在全国率先出台零散工业废水管理条例;为破解39万栋出租屋的管理难题,专门出台《出租屋治安与消防安全管理条例》;为规范城中村改造,出台全国第二部城中村改造条例,近五年完成1.27亿平方米违建治理……获得地方立法权10年来,东莞发挥小快灵立法优势,按照解决东莞问题”“彰显东莞特色”“突出首创性的要求,制定修改了19部具有浓郁东莞味道的法规,为城市发展中的新课题提供了东莞解法

东莞市综合竞价交易系统(农资)交易全面启用.jpg

东莞市综合竞价交易系统(农资)交易全面启用

  “交审分离晒资产,筑牢集体经济安全阀。东莞村组集体资产高达2800亿元,占全省三分之一。如何管好这笔巨额财富?东莞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集体资产交审分离改革,将交易环节与审批监督环节分离,把农资交易全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体系统一管理。

 改革的成效立竿见影。望牛墩镇朱平沙村一处厂房屋顶招租项目,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历经143轮激烈竞价,最终以每年16.57万元的价格成交,刷新了全市同类资源租赁价格纪录。长安镇裕鑫研发中心招租项目,合同总金额高达6.7亿元,创下长安镇农资交易史上的最高纪录。

  “过去线下交易流程繁琐,现在用‘i莞家’APP,跟网上购物一样方便,几分钟就能找到项目完成申购。市民彭先生点赞道。朱平沙村的负责人则感受更深:交易过程全公开,竞投企业信息全保密。这既保障了企业公平竞争,也为我们基层干部筑牢了安全阀,让我们敢于放手盘活集体资产。

 截至今年3月底,东莞农资交易总成交额已超60亿元,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乡贤调解员参与普法活动.jpg

乡贤调解员参与普法活动

  “多元调解化纷争,擦亮平安建设金招牌。东莞连续六年获得平安建设考评优秀等次,成功蝉联全国平安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这张成绩单背后,是东莞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持续努力。

 在中堂镇江南社区,一个由片区警长、当事人、来莞乡贤组成的评判团常常围坐一堂。这个典型的城中村社区,一度纠纷频发。自从成立来莞乡贤调解室后,许多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一宗涉及数十万元的纠纷,我们调解了几个月没结果,来莞乡贤介入后,很快就化解了。社区民警说。这些在本地有威望、通情理的新莞人,成了化解矛盾的缓冲垫2019年,社区纠纷超1000宗,到2021年前8个月,已降至不足300宗。

 从来莞乡贤27万人的东莞义警队伍,从智网工程品牌到综治中心的市镇村三级联动,东莞大力发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构筑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平安的根基坚如磐石。

东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评议活动现场.jpg

东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评议活动现场

 法治成为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东莞外来人口达740万人,占比超七成,人口流动性强。如何让法治精神在每一位市民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东莞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

  “法律明白人,点亮基层法治一盏灯。在莞城兴塘社区,一栋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事,因低层住户反对而陷入僵局。作为社区的法律明白人,李满基主动上门,一边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一边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东莞市物业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最终促成邻里握手言和,电梯加装按下了快进键

 前些年,一场暴雨导致部分小区车辆被淹,业主与物业产生赔偿纠纷。社区法律顾问提供了专业的法理支持,而法律明白人则凭借对社情民意的了解,用居民听得懂的话进行沟通。两者联手,实现了法、理、情的有机结合,有效化解了矛盾。

 如今,东莞已培养了600名像李满基这样的法律明白人,他们活跃在企业车间、出租屋、工业园区,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通过普法责任制+法律明白人模式,东莞探索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人口结构特点的普法新路径。

东莞市调解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暨法律明白人素质提升行动现场.jpg

东莞市调解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暨法律明白人素质提升行动现场

  “暖心热线,架起政民互动连心桥您好,这里是12345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这条热线,已成为无数东莞市民遇到急难愁盼问题时的第一选择。

 东莞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为12345热线出台政府规章,健全民意速办、首派责任等机制,将群众的怨言转化为改进工作的良言。凭借高达92%的诉求解决率,东莞12345热线的运行质量稳居全国地级市第四,切实成为解决群众困难的爱心线、暖心线

 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到推动生产安全事故数、亡人数分别下降近六成和五成;从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到为6.6万名劳动者追回工资5.5亿元;从推动全市627所中小学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到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基层服务站点32万人次提供免费公益法律服务……东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法治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深入人心。

深入学校开展普法活动.jpg

深入学校开展普法活动

 潮涌珠江口,法治正扬帆。荣获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称号,不是终点,而是东莞法治建设的新起点。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东莞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继续将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以更高水平的法治建设,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中勇挑重担、走在前列提供坚实保障,护航双万东莞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行稳致远。


来源: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