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文版 > 资讯专栏 > 媒体报道

莞律公益 法治温度|陈宪辉:二十载法援梦,点亮铁山港的星火

日期:2025-09-26     阅读:239次

 东莞律师,不止于法律服务,更在于传递法治的善意与温暖。南方+东莞法制频道推出栏目《莞律公益 法治温度》,关注东莞律师以专业践行公益,用法治守护万家灯火,让法治的温度直抵人心。

  ▉人物名片

 陈宪辉

 参与项目:2024年度“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

 参与时间:20249月至20258

 服务地点: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

 供职律所:广东法丞汇俊(东莞)律师事务所

 晨曦初露,海风轻拂,美丽的铁山港,是陈宪辉圆梦的起点。在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陈宪辉在调解室望着窗外,心里泛起感悟的涟漪,这一年,我把20年前未圆的法律援助志愿梦,种在了这片土地上。

 日前,2025年度“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和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东莞律师座谈会举行,2024年度“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参与者陈宪辉谈及圆了志愿服务的心愿,溢满了激动和感恩。

1.jpg

 圆了法援梦热心帮助他人

  2003年,还在读大学的陈宪辉,曾错过一场优秀法律学子西部援助活动的招募。那颗埋下的公益种子,在其二十余载职业生涯里悄然生长。陈宪辉说:“20245月,为了弥补20年前参加西部援助未能成行的遗憾,我报名参加了‘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有幸通过遴选,成为志愿者律师,被派到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

2.jpg 

 在这一年里,陈宪辉认真履行法援律师的职责,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帮助,圆了自己的法援梦;同时,也以自己的行动,让身边更多的人了解“1+1”,并加入法律援助工作。

  377次咨询、31宗案件、3场普法,陈宪辉把法援写成有温度的日记。铁山港区的晨雾刚散尽,陈宪辉的办公室就热闹起来。他说:咨询人群以外来务工人员及当地村民为主,咨询问题最多的是追讨欠薪、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工伤等劳动人事争议,此外还有交通事故、婚姻关系、抚养权、人身损害、土地纠纷、拆迁纠纷等常见法律问题。

 一年间,陈宪辉的咨询本上记满了377次对话:有工地上的农民工追问没签合同能不能要赔偿,有离婚妇女问孩子抚养权怎么争取,有交通事故受害者问误工费该怎么算等。

3.jpg

 在陈宪辉看来,法援律师的笔,蘸的不是墨水,是老百姓的心声。

 数字是最朴素的注脚:他办结31宗法援案件,其中10宗刑事案件里,5个是涉未成年人案件,他把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都记在备忘录里;21宗民事案件中,15宗系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他为农民工们翻遍微信聊天记录、调取工资流水等进行突破 。

 调解桌前的绣花功夫

 但比数字更动人的,是陈宪辉超范围的用心。他为不符合法援条件的群众免费代书44份;为群众办理网上立案2次;以值班律师身份办理认罪认罚帮助案件67宗;参与现场调解、接访工作若干次。

 陈宪辉表示,常规的法援工作往往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超范围服务也就成为常态。譬如受援人取得裁判文书后,法援工作已结束,但受援人还有执行需求。申请执行当然也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但无疑会增加社会成本,因此,代书执行申请书、指引受援人申请强制执行也几乎是附随义务了。

4.jpg

 “法律援助不是结案了事,是要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是能靠得住的依靠。陈宪辉感慨道。

 陈宪辉的调解室总是充满温暖的气息,他说:很多纠纷,调解比判决更能修复人心。

 在陈宪辉看来,在法援工作中,调解也常常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调解,不但案结事了,还能修复各方关系。在这一年的工作中,他常用调解方式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譬如有一些劳务费纠纷,向求助者了解清楚事情经过后,他一般都先打电话与债务人沟通;在法援中心招牌的加持下,经过耐心劝导,分析利弊,有些欠款金额小的马上付清;有些则承诺一定时期内解决——从求助者返场的情况看,大部分承诺还是兑现了的。

 “不辜负每一份信任

 不少法援解决问题的细节,写满了陈宪辉的日志:学生家长为孩子被打闹闹到学校,他搬来《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聊起孩子打架背后是沟通问题;遇到土地租赁纠纷的法律帮助,他开导对方,一起想办法,可以解决的。

 “调解不是和稀泥,是找到矛盾里的情理法平衡点。陈宪辉坦言,法律援助工作开展过程中,更多的压力源自受援人的期待和信任。努力的目标,是不辜负每一份信任

 陈宪辉的行动感染着身边人:亲友同事的关切,成了宣传“1+1”行动的契机;作为律所主任,他不仅鼓励律师参与本地法援,更牵头推出激励政策——对参加“1+1”、西部锻炼、援疆援藏者,律所每年补贴不低于1万元。

 “这一年,我不仅圆了法援梦,更读懂了法律援助四字的重量。陈宪辉说,最珍贵的收获,是让更多人看见:法治的星火,可成燎原之势。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