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律师协会会议室,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在秋意渐浓的季节里热烈展开——2025年度“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和“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东莞律师座谈会举行。这既是对从边远山区服务凯旋律师的致敬,也是对2025年新入选律师的出征壮行。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对话,生动诠释着东莞律师行业“人民律师为人民”的情怀,亦折射出这座“制造业名城”在深化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以高质量法治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定步伐。
从“法律输血”到“法治造血”传承之路
座谈会欢迎参与服务的律师梁惠珊、卢曾辉、李琨瑜、陈宪辉回莞,同时欢送参与2025年度“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律师陈淑媛、参与2025年度“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的律师喻宏飞。
东莞市司法局副局长、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何朝晖,市律师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黄志峰,市司法局律师工作管理科一级科员赵美诗,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吴仲明,副监事长潘秋波、副秘书长卢锦仪,公益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梁浩忠等,以及部分律师代表出席座谈会。
自2010年起,东莞市律师行业的公益脚步便从未停歇。座谈会上,一组数据清晰地展示:15年来,行业累计派出14名、22人(次)志愿者律师及援藏律师服务团成员,足迹遍布四川、广西、西藏、新疆等中西部边远地区;“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实施以来,又有3名青年律师奔赴青海、贵州,在基层扎下根来。这些数字背后,是东莞律师将“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跨越山海的实际行动。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自启动以来,便成为东莞市律师行业深耕服务中西部的一张“名片”。这项由司法部发起的全国性公益法律服务品牌,不仅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神经末梢”,更是东莞律师践行“法治为民”的实践课堂。而2024年新启动的“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则为青年法律人搭建了让“法治”温暖百姓心田的成长平台——他们深入西部乡镇,用专业能力填补法律服务资源缺口,回应群众“急难愁盼”,彰显了法治温度。
在座谈会上,何朝晖表示,东莞律师代表积极送法到边远地区,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将法律服务送到有需要的地方,让群众在接受援助服务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东莞律师参与服务行动,将“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
从“娘家人”到“助推器”全周期守护
服务在前方扎根,后方有温暖托举。为让志愿者律师“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东莞市司法局、市律师行业党委、市律师协会构建起全链条保障体系:一方面,通过定期慰问、减免会费、发放专项补贴等举措解决生活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班子成员定期走访调研,动态掌握志愿者工作生活需求,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行业将公益服务纳入律师成长培养体系——通过组织“最美律师”宣讲、公益案例研讨等活动,激发更多青年律师的参与热情,让青年律师的奋斗故事成为行业精神灯塔。
这种“全周期保障”,让志愿者律师得以轻装上阵。2024年度“1+1”志愿者陈宪辉律师感慨道:“为了弥补20年前参加优秀法律学子西部援助活动未能成行的遗憾,我报名参加了‘1+1’活动,在这一年里践行了梦想、责任,收获了友情、经验和眼界,坚定了为法治建设努力的信念和追求,这是我人生中宝贵的一段旅程。”
2024年度“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梁惠珊律师奋斗步伐未停歇,她说:“我将认真总结西部法律服务经验,以期为当地形成可复制的基层治理案例,为大柴旦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同时将会把在西部锻炼过程中学习到的经验带回东莞。”
这份温暖,正是东莞市律师行业公益事业持续生长的动力源泉。2024年度“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卢曾辉律师说:“从东莞到黔西南,从城市到乡野,我愈发懂得:律师的价值不仅在于胜诉,更在于传递对公平的信仰。”
卢曾辉的感悟,道出了许多志愿者的心声——在西部的土地上,他们学会了用方言与群众沟通,用“田埂调解”化解矛盾,用“身边案例”普及法律。
从“法律帮扶”到“发展共振”升级跨越
东莞律师的公益行动,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在服务大局中实现自我提升的双向奔赴。
东莞律师奔赴边远地区,自觉围绕当地工作大局,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地区高质量发展。
2024年度“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青年律师李琨瑜感慨道:“很感恩,让在城市里成长生活的我们有机会真实感受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工作及生活,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社会面,让我们从心底更加认同国家政策的实施和发展。”
在西藏林芝,法律援助团队创新“马背法庭”模式,让法治服务覆盖偏远牧区;在新疆阿勒泰,志愿者律师助力当地优化营商环境;在贵州黔西南,志愿者律师将城市企业合规管理经验引入乡镇小微企业,推动特色产业规范化发展……这些实践不仅解决了受援地的法律需求,更搭建起东中西部法治交流的桥梁。
近年来,东莞志愿者律师中涌现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1+1”行动优秀律师等荣誉获得者20余人次,其中,黄乐声律师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修建、王莹律师荣获“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优秀法律援助律师荣誉称号等。梁惠珊律师获2024年度“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通报表扬。他们用实绩证明:公益服务是最好的成长课堂。
以公益之光点亮法治新图景
站在新的关键节点,东莞市律师行业、东莞市律师协会的公益步伐愈发坚定,将以“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和“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等工作为抓手,不断完善协作机制、探索创新服务模式,贯彻落实好律师行业东中西部对口帮扶机制,通过东中西部律师行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助力提升中西部律师行业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
2025年度“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陈淑媛律师、2025年度“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喻宏飞律师,入选后的感言传递着新一代法律人的使命担当。
陈淑媛说:“我坚信,只要怀揣公益初心,以专业能力破解难题,以耐心态度化解矛盾,定能让法治的种子在伊宁县落地生根。”
喻宏飞则说:“在今后的锻炼活动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请教,让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执业操守在实践中接受人民的检验,向‘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的目标不断前进。”
把东莞律师的公益精神带到西部,让法治阳光照亮更多角落,这股信仰的力量,成为东莞市律师行业焕发公益生命力的重要抓手。
从2010年到2025年,十五载公益路,东莞律师用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书写忠诚。这支律师队伍正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创新的实践,让法治成为东莞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努力将“人民律师为人民”的初心刻进土壤,让公益之光点亮边远山区的永恒星光。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