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欢,从事律师职业近四十年,一直秉持律师职业准则,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去年6月,张惠欢被评为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党员律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初的誓言。
年过六旬依然报名驻村律师 机缘巧合再回“初始地”
2014年,东莞市启动“一村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司法服务工程时,已经61岁的张惠欢就自愿报名了,而她也是当时报名律师中年龄最大的一个。报名之后,张惠欢意外收到了寮步西溪村的邀请,希望她能担任驻村法律顾问。而说起张惠欢与西溪村结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她就曾在这个村做社教工作。
1976年,张惠欢结束了西溪社教工作队的工作后,1981年进入到了司法行政体系,作为东莞最早的一批律师,她见证了国家律师制度的建立以及律师法的颁布,1998年,张惠欢所在的国资“东莞律师事务所”转制为民办合伙所,张惠欢是合伙人之一。“改制以后,我们律师所成立了党支部,是东莞市第一个成立党支部的律所。”
2014年,当西溪村向张惠欢发出邀请时,她觉得自己义不容辞,因为这里是她成长历练的初始地。后来经市司法局批准,张惠欢最终成为了寮步西溪村的驻村法律顾问。
哥哥沉迷赌博无力赡养母亲 律师介入后兄弟和解
2014年11月,60多岁的村民阿娴找到张惠欢并告诉她,前些年丈夫已经过世,生前将他们夫妻共同财产已经分给了两个儿子,并约定由大儿子阿东赡养母亲,小儿子阿强赡养父亲。但由于近几年大儿子阿东沉迷于赌博输光了家产,阿娴也就失去了安居之所,日常生活都成了问题。阿东想让弟弟阿强分担一点母亲的赡养费,但遭到了拒绝。
张惠欢耐心诚恳地和阿强进行了沟通,虽然当初他们兄弟俩分家时明确了各自承担的赡养义务,但从法律上来说,兄弟二人都有赡养母亲的义务。经过张惠欢的耐心劝导,阿强表示可以支付母亲的部分赡养费,但前提是大哥一定要戒赌。就这样,张惠欢又找阿娴的大儿子阿东进行沟通。
最终,阿娴和两个儿子最终坐到了一起并签订了调解协议,约定由小儿子阿强每月拿出五百元赡养费给母亲,而大儿子阿东则必须痛改前非,承担起自己的赡养义务,让母亲阿娴能安享晚年。
走村串户了解群众法律需求 着力改善弱势群体生活
作为驻村律师,张惠欢每月只需到村里一次,但这些年来,她每个月投入在西溪村的时间少则两三天,多则五六天,而为了更好地开展驻村法律顾问工作,她还经常走村串户,了解村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
在一次走访中,她了解村民祥的叔生活十分困难。祥叔早些年因遭遇车祸腿部落下残疾,近些年他的儿子因生意失败远走他乡,种种生活不幸的叠加,让祥叔的晚年生活过得很落魄。
每次走访,张惠欢都会特意到祥叔家去坐一坐,和他拉拉家常,看到祥叔家缺什么,下次走访时,张惠欢就会顺路带过来。张惠欢专门托人购买了一种药膏给祥叔治腿,还请来电工为祥叔家更换了新线路。
成立东莞市首家律师个人调解室 发挥余热承担公益责任
2019年是张惠欢进驻西溪村担任法律顾问的第六年,六年来,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仅运用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为村民化解矛盾纠纷,她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更是赢得了村民们的赞誉。
2019年6月,鉴于张惠欢在驻村法律顾问岗位上的突出贡献,寮步镇成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个人调解工作室,这也是我市首家律师个人调解室,这意味着张惠欢将承担更大的公益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