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遇到国际医学会议报名费跨境收款等问题,只能找朋友打听,现在基地里就有专业律师,很方便!”近日,谈及新进驻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涉外法律服务点,港资企业圆方信息科技(东莞)有限公司创始人章诗清表示。
据了解,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是松山湖引进港澳创新资源、吸引港澳人才来莞创业就业的重要平台,现已入驻企业184家。随着港澳企业在莞深耕、内地企业“出海”步伐加快,两地社保衔接、境外资金合规、海外经营风险、投资纠纷维权等痛点逐渐显现,这些现实需求成为涉外法治服务点布局的核心考量。此次服务点的进驻,也是东莞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优化涉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近日,松山湖高新区和谐劳动关系服务点同步揭牌,两大服务平台将形成互补,进一步完善“基层服务前置、矛盾源头化解”的法治服务网络。
当天为章诗清提供咨询的,是值班律师卢煜璇。自投身律师行业十多年以来,卢煜璇已累计服务上百件港澳相关法律业务,链接了大量香港客户,对大湾区跨境法律需求有着深刻理解。“松山湖基地聚集了不少港澳企业,在这里值班能更集中地接触这类客户,既能精准解决他们的痛点,也能让我更深入了解港澳企业的经营模式,方便我们向港澳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卢煜璇表示,服务点的设立为律师与涉外企业搭建了“零距离”对接的桥梁。
据了解,该服务点依托东莞市法学会资源优势,该涉外法律服务点组建了一支60人的专业服务团,律师团队覆盖港澳法律解读、企业出海合规、涉外劳动纠纷、投资诈骗维权、公证仲裁对接等核心领域,可精准回应企业“跨法域”需求。服务点采用“定期值班+按需上门”机制:每个月双周周五安排律师、公证员现场坐班,接受企业面对面咨询,针对企业复杂需求还可协调律师团队上门服务,减少企业跑腿次数。
不止于单点服务,东莞正以更系统的布局打造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围绕人才集聚、资源整合、湾区协同三大方向,东莞已累计储备涉外律师、公证员、仲裁员等专业力量超300人,构建起多层级人才梯队;通过成立涉外法治研究会、开展“法治体检” 专题活动,累计服务本地企业超2200家,形成“人才赋能企业、企业反哺人才”的良性生态。
服务触角更持续向关键领域延伸:市律协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可对接多国法律资源;东莞仲裁委设立“台港澳和外国仲裁案件立案专窗和办案专区”,实现跨境商事案件全程线上办理;市第一人民法院联合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在 32个镇街建立司法服务站,精准服务外企;公证、仲裁、边检等资源同步进驻涉侨服务平台,织密“家门口”服务圈。
当前,东莞正不断推动涉外法律服务向基层下沉。东莞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涉外法律服务点不断完善服务模式,由市法学会牵头的涉外法律咨询综合服务站常态化运作……
接下来,松山湖服务点还将联合基地针对“港澳人士社保衔接”“企业出海合规”“跨境投资风险”等高频痛点开展专题解读会,为网络诈骗、投资纠纷等提供维权指引与司法对接,让更多企业“知服务、用服务、享服务”。
来源:南方+